心灵导师的境界
发布日期:2024-04-04       作者:胡煜

  心灵导师具有徳量,是能与心灵顺畅的交流,激活心灵的能量,顿悟智慧,使其点燃心灵之灯的人。

  德量是天地间最大的能量,合自然者有大徳。

  有德量的人,时刻在净化自己的心灵,永远使自已没有伪诈的心态,没有争夺名利的欲念,不会造是生非,不产生邪恶的念头,懂得用无为来处理世事,用不言行教,有而不据,就永远不会失去。

  大德与大自然是相融相通的,自然是德的根本,德是自然的显现。自然体现在宇宙万物上,代表的是宇宙观和世界观。德对于人类而言,是品格、是徳行、是实现自我所具备的内在素质;只有真正领悟自然的人才能拥有大德,才能领悟大德的真意,才能将德行发挥到极致,从而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做为心灵导师,都应该是一个有德的人。己立而立人,己达而达人。没有分别心,无所谓名利,一切顺应自然,淡然而宁静,在生命中时刻去追求美德和高贵的灵魂,不自夸,不损人,自然会得到别人的认可、赞扬、拥护和爱戴;在心灵服务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永无穷尽。

  心灵导师的作用:使人顿悟智慧,心灵和谐,心身健康,生命升华,圆满人生。

  内观、觉悟、虚空、能量、圆满,循环不息。

  心灵境界本身是一种完全虚空的境界,心里空无一物,而又能包容一切;它大到没有边界,小到没有内核;幽隐虚无而又实际存在,其中的能量就象宇宙一样无穷无尽,从不与人的本性相违逆,因而它才能在自在无为中达到无所不为----道法自然。

  正因为心灵的虚空,智慧才会流动其间,而且智慧无穷无尽,生生不息,用之不竭;智慧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越用越灵。世上没有固定的法,有的,都是一些虚幻泡影,都是害人的东西。法无定法。有正见才有正果。心灵导师一定要应机说法,对机则会。

  心灵导师应该有良好的人格修养和心理素质,有很强的静定能力,表面上淸静无为,而实质上蕴藏着极大的潜能,极富创造性,他们静谧幽深,难以测识。他们能冲破束缚自己的追求、意念、思维,完成自已对自己的征服,内在端庄、厚重,外在朴素、自然,返璞归真,能够藏污纳垢,包容万物,无所谓仇恨,能轻易地抵御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从不执著于一事一物,了无牵挂。所以无为而无所不为。

  心灵导师首先要修好自己的心,重点在于突破自己的所知障,烦恼障。心安而神明,心能安心就通,且一切法通。否则,万法皆是败坏之象。

  修身在正其心,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不正,心就无法修好,自己的问题和疾病都无从袪除,怎谈得上为别人去心灵服务?

  最高的心灵境界是和污浊的世界同为一体,不隔离不生疏,混浊的外在形象,透亮明净的内心,无分别心,不显山露水,从不对人施加恩惠,也不强加干涉,所以人才能按照自身的发展轨迹顺性发展,于平淡中见道之真谛,自然而然心身健康。

  心灵导师有了心灵境界,就具有宽广的胸怀,谦逊的品德,与世无争的情操,宽厚诚实的作风,悠然洒脫,才能放眼宇宙,心无挂碍,才能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才不会为外物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对别人的对错是非才不会品头论足,枉下断论;才可能无所为,也就是真正的无所不为。

  心灵导师有了心灵境界就能具有最高的德行,就如水的品德,随遇而安,滋润养育而不争名夺利、不居功自傲;总把自己处于众人之下,思想似海水清明深邃,施惠于人像天一样,言谈恪守信用,处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不管以什么形式出现,始终似水一样保持着自已的本质,因为有不争谦下之美德,清静无为,所以可以顺化无穷。

  水是有灵性的,懂得遵循自然,顺势而为,决不与人相争,这样既成全了别人也保全了自已,因而也就不会遭到他人的怨恨和嫉妒。心灵导师一旦拥有了像水一样的品德,就能助人而自乐,与世无争,生命就恬淡自然,就能避免与人发生矛盾冲突,免去患得患失的精神折磨。

  人的各种心理问题、各种疾病等都是由心生的,命也是由心生的。心能生万法。所有的宗教,无论是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还有中国的儒学,都是讲命由自己的心生出来,问题和疾病也是由心而生,只要人能将自己的心灵清扫干净,虚空虚无,问题、疾病和命运就能扭转。实际上所有的心理问题和各种疾病都是在提示人们自已有缺点错误,心不安,心灵被垃圾堵塞了,没有了空间,只要自己把心清扫干净就好了。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有智慧的人总是在找自己的缺点,而小人总是在找别人的毛病,所以永无长进,痛苦、迷惘一生。谁能越多地找出自己的毛病,谁的觉悟能力就越强,你找别人的毛病多,说明你的心被迷痴。修心养性的人(心灵导师时刻要修心养性),不见他人非,只见自己过。现在的人老喜欢找人家的毛病,有事就怨别人,天天跟人争,不知好争的人都是一场空。其实越随和、谦让的人自己的空间越大,命运越好。

  心情可以利万物化万物。"黄帝内经"早就揭示出一些简单的规律:喜伤心,怒伤肝,悲伤肺,思伤脾,恐伤肾。

  这个世上,有四种人能够心身健康、快乐长寿,一是没心没肺的人,二是稀里糊涂的人,三是平静的人,四是觉悟者。"天道无私,常予善人"。

  心决定性叫心性,性决定命叫性命,命决定运叫命运,运决定气叫运气,气决定色叫气色,色决定相叫相貌。一切的根本都在于心和性。性格和命运是一体的。

  易经里的算命看相,有几种人算不了、看不了,其中就有心灵导师和修心的人,因为这些人都是可以变命的人,是他们可以承载无数的磨难,心仍如如不动。魔能度人成佛,不磨不成佛,且度化的程度与磨难一样大,修心的人都会主动迎接磨难。

  人类的贪欲是永远都无法满足的,这一劣根性决定了人类会一直追逐名利、富贵。往杯里加水,水满了就会溢出来;拉满弓后继续用劲拉,弦就被拉断。"满招损"的道理就是沒有几人能真正明白,太满会溢,太尖利会断,物极必反,这就启示人们要适可而止,进退有度。人的欲望无止境,是人的本性。能克服者,就是有心灵境界的人,就是开悟者和大成就者。功遂身退天之道。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世上没有人能永久保存自己的名位和财富。

  清除自己的私心杂念,能心明如镜吗?

  高明通达,能大智若愚吗?

  人常有心有余而力不足或力有余而心不足,是因为人类的灵魂和肉体经常处于分离的状态,无法达到合二为一的境界,灵魂可以飞翔,达到宇宙的任何地点,无限的高度;而身体却很笨重,不会飞翔,于是灵魂与身体就各在一处。灵魂是理想,肉体是现实,理想和现实总有很远的距离,而且美丽的理想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常常会变得不堪一击。

  身体是心灵的镜子。必须断灭因果才能改变自身的心性,心变了世界一切都在变。人觉悟了,就德厚、自然、平静、包容,心灵如明镜,问题和疾病自然就祛除了。

  人之所以有痛苦、懊悔、迷惘等众多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是因为人类有七情六欲,当人的情感需求和自身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等,其根源还在于人的肉体和灵魂的不统一。而其他生物则不同,它们的身体和心理是合一的。只有心灵有境界的人才可能彻底摒弃各种外在欲望的诱惑,始终保持内心清净满足,建立恬淡宁静的生活方式,真正享受人生的自在快乐。

  人的本性还有一特点"庸人自扰"。凡事不被困扰者、心身真正健康者,世上只有两种人,一是心灵有境界的人---觉悟者,儒学称其为圣人,二是婴儿。婴儿不谙世事,万事皆清,头脑混沌,只知饿了就吃,困了就睡,不去思考,一切顺应人的自然本性,灵魂和肉体是合二为一的,当然就没有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心灵有境界的人不是天生的,其必然经过了庸人的阶段,体验过无数痛苦、烦恼、打击、迷惘等滋味,明智地选择了灵魂和肉体的和谐统一,与道家所说的"大道"同步,做到了心镜明净、无欲逍遥,不受知识的局限而透悟真理。

  作为心灵导师,首先要使自己具备心灵的境界,始终保持虚无的态度,有功而不自居,有才而不自傲,有力而不乱用,等等,真正做到虚怀若谷,自己才可能心身健康,方可去从事心灵服务,就可以像婴儿一样无欲无为,顺应自然本性,而不加任何人为的因素。无为而治,才是真治。釆取各种方法、技术强硬措施,不但不利于解除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反而会产生新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所以,要顺应人自身的自然规律,心灵服务才能收到理想的疗效。

  心灵导师的三重境界:

  1、人来则照 人去则空

  2、见人说人话 见鬼说鬼话

  3、似水无形 道法自然

  无为的真正内涵是无不为。在心灵服务中,尽量减少自己对心灵服务对象施加强有力的影响和自己的主观思想,而是采用顺应人本性自然规律的方法,对他人的人生和生活不进行干涉,能让其内心获得真正的自由,拥有自己的思想和意志,能够进行思考和特立独行,由其自己选择,就能真正生活得自在安乐。

  人生练的就是受量,特别是心灵导师,一定要修练好自己的受量。为什么佛有无量光无量寿?什么都受,打我骂我辱我赞我供养我等等,都受,无所不受。

  一切都是由心来改变,现代人都知道活的是心灵,偏偏不修这个心灵。现在信佛的人很多,觉悟的人很少;大地众生,如来智慧德相人人具足,只因无明妄想而不能证得。

  不能见性明心。

  人活在世上,就怕执着,对孩子执着(太爱),孩子伤你,并且孩子发展很不顺的,对工作执着,工作伤你,工作不顺,对爱情执着,爱情伤你,一辈子感情不顺。你对什么执着,什么就伤你。看淡了,恰恰是智慧,用三点水浇灭两个火。所以稀里糊涂的人命好,越执着的人命越惨。

  父母的心是平衡孩子阴阳的,太心痛孩子、太关注他,孩子身心就都有问题,体病心弱,父母越爱孩子,孩子越倒霉;父母越盼望、越疼爱的孩子越指望不上(爱子如杀子),谁爱这个孩子谁的心灵垃圾就会染给这个孩子,孩子未来根本成就不了自己,只是折磨父母的一架永动仪。对孩子越淡等于心灵垃圾染给孩子越少,所以对孩子淡的家庭,孩子往往身体健康。

  如果再管孩子叫宝宝,那就更弱了,过去的孩子很少有蛀牙的,不是吃糖,是现在的孩子不能吃苦了,被宠爱惯了,性格柔弱,牙是主处理能力的,自然孩子的牙就易生病。这不是孩子的问题,是现在的父母大多都不想让孩子有任何困难、挫折、打击、灾难、疾病等导致的。这些孩子长大后自然不敢面对任何困难、挫折、打击、灾难、疾病等,大多都是命运悲惨。而农村的人爱给孩子起贱名,是因为好养;过去的孩子邋邋遢遢,光着屁股满街跑,满手污垢,吃掉在地上的东西,也不见生病,其因是拿孩子不太当回事,越养越活。现在孩子从小什么待遇都有,越心痛越得病。其中有深刻的道理。

  那做父母的是不是不应该爱?不是,心情要平和,不能生执着的爱心。不能执着于爱(指世俗之爱,非广大无私之博爱),也不能动恨心,爱恨不两边才叫中庸之道。记住,平静才是真爱,让其顺性自由发展才是最伟大的真爱,不能动牵挂心。世俗的爱就是牵挂,牵挂的牵字上面是个大字,下面是个牢字,越对孩子好孩子越像坐大牢一样,你说孩子闹不闹心?孩子要磨,不能给予太多获得太多。磨难才能成才。

  孩子是树叶,老人是树根,爸妈是树干,大树往哪儿浇水能生长?得往根浇,不能浇树叶。现在人拿树叶当树根,倒行逆施,所以一代不如一代。别看物质生活一代比一代丰富,但是问题、烦恼和疾病将一代比一代痛苦。

  无和有相互矛盾,而又相互依存,是相互转化的,没有无也无所谓有。任何一个物体,它有形的地方只是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设置的便利而已,而真正起作用的正是它虚无的地方。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人之所以有大祸,因为人有这个身体,心里时刻存有自身的利益;若没有这个身体,无自身利益之念,又怎会有祸害呢?所以做人能做到贵身忘我就是自然无为的境界。

  众人都有强烈的占有欲望,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你争我夺,凡事都要争出个所以然来,以不知强为知,把手段看成智慧,并斤斤计较,辩它个明明白白,一清二楚,收获财富、地位、名利后必然会大肆炫耀,灾祸就自然紧随身后。而有心灵境界的人懂得怎样保持淡泊恬静的心境,明白外在境界转瞬即逝,并非本质,注重以洞察万物的根源来滋补自己的灵魂,无为而治,自在心安,可谓真正的至乐境界。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这六个词分别指代六种完全不同的事物,它们共同反映一个道理,那就是委曲求全,对人而言,这是一种至高的德行;对诸多生物而言,确实能保全它自己,这是一种大智慧。

  想达到全,不妨先曲,想达到直,不妨先枉。有德的人最明白这个道理,他们永远处在曲和枉的境界里,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全和直。不去分别,也就没有矛盾,没有了矛盾也就没有了痛苦,自然也就没有了心理问题,心就会清澈明亮。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相对平衡的:疾生疾灭、迟生迟灭、有生有灭、无生无灭......人类只有合乎自然法则才能长久,能做到天人合一,才能从自然中受益。合乎自然去行事的人,自然也乐于帮助他,愿意和他和谐相处。就是要顺天而行,不要逆天而行。天地在人的眼里永远是神秘莫测的,而且蕴含着无穷尽的巨大能量,即使是蕴藏着巨大力量的天地,也必须遵循自然的道德规律,天地的巨大都无力对抗自然,何况藐小的人类?人类只有不违背自然规律,做到合道合徳,才能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不使自己的行为和结果太过偏离、太过对立,矛盾太过尖锐,并从中获得无际的益处;与之相反,必然会遭遇痛苦和灾祸。

  命运随心而转,因为命由心生。我们看到的表面都是虚幻的,唯有心灵是真的,真理讲的是心,不能离心找身外的原因;有不染之心才能有不染之身,自己才能真正成为命运的主人。

  怎样改变命运?就是把所有的挫折、打击、不顺、不如意、疾病、灾难等都变做自己修心养性的营养,苦难度人,人会很快觉悟,因为他时刻在内观自己,就能深刻明白吃亏是福,这样变命的速度就相当快,且能解除一切问题和治疗大量的疾病。

  灾难是考验人的心性、考验人觉悟能力和承受力的,你承受的有多大,给你的福报就有多大。灾难是功德的化身,正面是灾难,反面是福报,本是同根生。

  只看见自己的人不能明辨事理,自以为是的人辨不清是非,自我夸耀的人显不出功劳,自高自大的人不可能长久。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心变得越来越浮躁,虚荣心日增,心灵导师如何身处闹市而拋却浮华,做一个有大德的人,是心灵导师要让心静下来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个有心灵境界的心灵导师,能够感知到自然和天地的能量,能够将自己融合到自然、天地中;在心灵服务中,要学习自然包容万物的胸襟,和天地合二为一,就能道法自然。道与法都是自然生成的,道都向自然学习,效法并顺应自然,以达到周而复始的运行,就能无所为而又无所不为。

  心灵导师的为,是顺应人本性的为,顺应事物发展的为,顺应天道的为,而不是恣意妄为。在人生中,一定要闪耀智慧的火花,显示深藏不露的机智和机巧之心。

  善于行动的人,做事从不留下痕迹;

  善于言谈的人,不留下漏洞让人指责;

  善于计数的人,不用筹码;

  善于封闭的人,没有门闩却叫人无法打开;

  善于打结的人,不用绳索却没人能解开。

  心灵导师总是能从各种变化中寻求到适合自己的理想的生存方式和状态。

  柔和虚无,二者合起来就是朴素自然。自然的法则就是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循环往复、永不停息的过程。这一法则就决定了人要进行永不停息的修炼,在这个过程中能做到自然无为也就进入得道之境了,就可道法自然。

  真正的知识都不是靠别人的传授而有的,也不是靠自己的经验积累;是人在人生坎坷的路上行走时那种无知无识的真正体悟。

  人是有欲望的动物,贪慕荣华富贵是人的本性,人只有认识到了荣华富贵终归恢复为无,才能泰然处之,就能无所不容无所不能容,才能达到心灵的境界,不断地修自己的圆满。所以有心灵境界的心灵导师,实施的是无为而无不为,是无言之教;而不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滥用那些虚幻的方法和技术(万般神通皆小术,唯有空空是大道),千万不能将人的思想有引入的企图。千人千面,当然性格特征也迥然不同,各有所好,天下芸芸众生,性各异,怎能用同样的方法去解决心理的问题呢?所以一定要顺其自然,顺性而为,要每个人都按照他们自己的不同特性去生存和发展,而不需要人为地去干涉,以硧保每个人本性本能的正常发挥;这样生命才能多姿多彩,心也就自在安逸。

  人的问题、疾病、灾难和祸患都因有所作为和心理偏执而起,心太有分别,太执著于自己的认识。要知道人的认识的有限性,要适可而止。一旦我们按照自己的认识走得太远,就会违背自然规律,从而失去平衡,招致灾祸。

  能够理解判断外人和外物的人,只能称其为拥有世间的庸俗智慧,而通过外事外物反观自己,从而悟出生命的本来面目的人,才是有大智慧的人,也就是明。能够以武力战胜别人的人,只能算有力量;而能够战胜自己的私欲和成见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人的私欲是无止境的,是危害的根源,一个能战胜自己的私欲和成见的人已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我是谁?谁是我?这已不再重要;只有达到了这种境界的人,才能无所不容,无所不包,无所不为。

  什么是真正的富?能拋却自己的妄想和私欲的人才叫真正的富有,心不去妄想得到什么,无所谓得到和失去,自然就无所有也无所不有。没有了名相,才终成其伟大。

  要想收合它,必先扩张它;要想削弱它,必先增强它;要想废除它,必先堆举它;要想夺取它,必先给予它。这是普通人不易察觉的幽妙的明通的道理。柔弱的东西里面蕴含着内敛,往往富于韧性,生命力旺盛,发展的余地极大。相反,强大刚烈的东西,由于它的显扬外露,往往失去发展的前景,因而不能持久。

  自然是无言的、无形的、无声的,它无处不在。自然对人的控制只能意识,无法感觉,这是自然的平凡,它不以声色相诱惑,不以名利作引诱,不以武力相威胁,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使人不得不顺从它的规律,这也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真谛。

  如果心灵导师能够掌握自然的这种根本,能够效法自然那无为而无不为的做法,心灵导师的智慧就生生不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取之不竭,方法就层出不穷。就可顺应自然循环往复,而不违背自然和人性的规律,达到无言无为的境界,才能真正领略到生命的充实和美好。

  心灵导师就能真正认识到老子所说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就会依照自然的规律,树立必胜的信心和凭借坚强的毅力,从一点一滴中去修练自己,透过事物的现象而捕捉其本质;达到心灵的境界,就可以像老子所言:"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