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湖无澜 万境渐宽——我的传统文化修习体悟
发布日期:2025-06-09 作者:忝列
余自癸卯年葭月朔日,幸遇爸妈在线,至甲辰年季春始列门墙。今作数端,以述所变:
其一,心窍顿开,若乘扶摇而上九霄。非谓外显之通达,实乃内境之圆融。自此心湖无澜,常沐霁月光风。观人性、察世理,皆能洞见幽微,恰似弈者执子,纵横捭阖而游刃有余。
其二,欲念渐消,若春冰遇暖阳。昔日耽于物华之好、娱嬉之乐,今皆若浮云过眼。对至亲骨肉,亦不复有执念束心。忆初时,尝苦劝家人亲近吾师,今则任其自然,不复多言,此亦修为渐进之证也。
其三,轻忽浮名,若脱樊笼之鹄。向之所重颜面、隐秘,今皆不以为碍。行止洒落,去桎梏而得自在,尤惜与亲友相聚之欢。处世但循本心,不阿权贵,不畏威权,分别之见,日渐式微。
其四,明己见性,若拨雾而睹真容。自识天赋所在,亦悟此生之使命。前路虽远,然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其志愈坚,其行愈笃。
其五,灵思泉涌,若江海之纳百川。好奇之念勃发,创造之兴未央,每欲广涉新域、遍探未知。吟诗作赋、属文遣句,皆如有神助,文思泉涌,笔底生花。
然此修习五日课程,复参诸近时躬行之验,有二要旨愈益明晰。其一曰:“天下无白得之膳”,凡涉世行事,不可妄冀公帑之济,当守自力更生之道。
其二则为慎言之道。每值讲座之时,更当恪守前训。敛浮言而守衷诚,避夸饰以存本真,使所言皆有所据,所论皆有所指。每与师友论学、与人对谈,皆宜谨守言辞之度,所言者三分,所藏者四分,所留白者亦三分,此诚养德修心之要诀也。
修行之道,漫漫而修远,险巇常伴,荆棘丛生。然既蒙师恩点化,自当奉教惟谨,尊道守义,虽千山万壑,亦当砥砺前行。涓埃之报,难尽师恩,惟愿虔心向学,以谢师者倾囊相授之德。(乙巳五月十三,忝列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