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置之鉴: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发布日期:2024-06-29       作者:一言

月挂中天,星汉灿烂,世间万象皆有其序。然世间,或有迷失自我于物质追求和满足之人,或有丧失本性于俗世之人,纵谓之为“倒置之民”。《庄子·缮性》一节曾书“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倒置者,非谓天地倒悬,而是心灵之颠倒,精神之错乱。彼辈之人,或为金银珠宝所迷,或为权位名利所惑,心随物转,情逐俗流,失却了本来面目。

昔日庄周梦蝶,醒来不知蝶之梦周,周之梦蝶。而今之人,却似梦中寻觅,只知物之所在,不知己之所在。金屋藏娇,玉宇琼楼,看似富贵荣华,实则空虚寂寞。何如那山野村夫,茅屋几间,竹篱数行,清风明月,自在逍遥。

倒置之民,或沉溺于声色犬马,或醉心于功名利禄。他们眼中只有物质的追求和满足,却忘了精神的寄托和追求。人之为人,岂是只为衣食住行而生?若无心灵的滋养,纵有千般富贵,万般荣华,亦不过是行尸走肉。

尝观世间百态,见那倒置之民,或为名利所累,或为情欲所困。其或争名夺利,或贪恋美色,终其一生,都在为外物所累,为外物所困。何曾想过,人生苦短,转眼即逝,那些外在的繁华和喧嚣,又能带来多少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故而曰,倒置之民,实为可悲可叹之人。他们失去了自己的本性和初心,迷失在物质的追求和满足中,忘记了生命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吾愿彼辈之人,能够早日醒悟,回归本真,找到生命的真正归宿。

愿世间之人,皆能明心见性,不为外物所累,不为外物所困。在短暂的人生旅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活出自己的精彩和价值。如此,方不负此生,方不负天地之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