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绪暴躁到逐梦中医——我的人生剧本因爸妈在线而改写

http://bamaol.com/index.php?id=2885

  我叫张允谦,来自河南开封,今年 18 岁。这是我第四次站在 爸妈在线”的院子里,阳光落在肩头,和前三次相比,心里的重量早已不同。从15岁第一次踏进来时的满身戾气,到如今捧着《伤寒论》的沉静,这三年的路,每一步都刻着“改写”两个字。

那些被情绪吞噬的日子

  小学的记忆里,拳头是我和世界对话的方式。一次打架没轻没重,把同学送进医院,医药费花了不少,更把自己钉在了“坏孩子”的标签上。接下来的五年,教室的角落成了我的专属领地,没人愿意靠近——那种被孤立的冷,比冬天的风还刺骨。

1755822690112704.jpg

2023年6月在传统文化课堂上分享

  我以为初中会是转机,可初二那年,心里的弦突然断了。抑郁像藤蔓一样缠上来,情绪变得像不定时炸弹:会为了试卷批改的一点偏差和老师争得面红耳赤,会因为同学的一句玩笑就炸毛,更残忍的是,我把最锋利的刺对准了父母。现在想起初三那次,我竟然对妈妈动了手,指尖的温度仿佛还带着当年的愧疚,每次想起来,心都揪得生疼。

  高一的那场冲突,是压垮我的最后一根稻草。和同学打闹时,老师只严厉地批评了我,积压了十几年的委屈瞬间冲垮了理智。我在办公室踹开大门,追着老师骂出最难听的话,最后被赶出了校门。站在学校门口的阳光下,我却觉得浑身发冷——原来高中也容不下我,活着好像没什么意思了,甚至荒唐地想,等18岁就结束这一切。

1755822719561263.jpg

听传统文化课

  更让我绝望的是成绩。高一下学期前,我还是年级前100的学生,可情绪失控后,医生开的西药(治精神分裂的那种)像块巨石压垮了我的脑子,成绩哐当跌到年级倒数200。我从小就想学中医,可学医至少要五百四五十分,当时手里的三百多分,像张作废的船票,连梦想的边都够不着。

光,是从“爸妈在线”照进来的

  爸妈从没放弃过我,带着我跑遍了医院。直到父亲的朋友陈老师说:“去找夏老师试试吧。”2023年6月,高一下学期,我走进了爸妈在线第70期传统文化修习班的课堂。

1755822739276436.jpg

参加第70期传统文化学习结业

  没想到,不用跟夏老师单独聊,五天的传统文化课,像钥匙插进了锁孔,我就可以解决自己当时的问题了。因为我意识到了,我控制情绪,更是为了我自己的远大目标,学习也不只是为了成绩好,考上大学还不是终点,而我真正学成归来之后,一定是要帮助其他人的。然后从那以后我就不吃西药,也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像狂风过后的湖面,第一次有了平静的模样。

  2023年11月,高二上学期,我拽着妈妈和弟弟又来了。这是我第一次单独见到夏老师,他没说太多大道理,只嘱咐我两件事:别喝饮料,每天跑步上学。我听话照做,没想到戒掉饮料竟比想象中容易太多,像是心里的躁火被一点点浇灭,连跑步时的风,都变得清爽起来。

1755822778252123.jpg

参加第75期传统文化学习

  2024年10月,高三上学期的国庆,我第三次带家人来。夏老师看着我,眼神很肯定:“你一定能考上想考的大学。”那句话像颗种子,在心里发了芽。我突然不怕了,哪怕当时成绩还差一大截。

为了梦想,和自己和解

  我打心底里讨厌辅导班,初中被硬逼着上的经历,让我对“补课”两个字过敏。可高三下学期,看着模拟卷上的分数,我突然想起夏老师的话:“所有手段,都是为梦想服务的。”是啊,为了学中医,讨厌的辅导班要去,头疼的英语也要啃。

1755822806136582.jpg

与妈妈在课堂一起学习

  走进辅导班的那天,我对自己说:“这不是妥协,是为了离中医梦再近一步。”运气很好,在辅导班遇到的老师都很优秀,让我的学业突飞猛进。今年高考,599分的成绩出来时,我盯着屏幕看了很久——这个曾经想都不敢想的分数,真的把我送进了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系。

  可高考后的暑假,我又慌了神:突然不知道该做什么了。于是第四次来到爸妈在线,夏老师让我做了身体调理,还叫我去参加学生专场。听完后我最重要的启发是: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不属于任何一个阶段。离大学开学还有一段时间,我不再虚度——重新捧起《伤寒论》,理方剂、辨证候,那种久违的求知热情又回来了。

1755822824320328.jpg

咨询夏老师

  回望来时路,从那个情绪暴躁易怒的少年,到现在能静下心读医书的准大学生,是父母的不放弃托住了我,是夏老师的指引照亮了我,更是爸妈在线这个地方,让我相信:人生的剧本真的可以改写。

  手里的《伤寒论》还带着墨香,未来的路还长,但我知道,那个被情绪困住的张允谦,已经留在了过去。而现在的我,正一步一步,走向那个藏了很久的中医梦。(作者:张允谦)

1755822845994292.jpg

与夏老师合影